《證券時報》專訪 |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基因檢測技術的下一個風口在哪?
9月18日上午,證券時報·e公司“財經明星會”第二十二場邀請到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為我們講述了他創業的初衷、在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講解了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瓶頸,以及下個風口在哪里。
點擊圖片查看直播視頻
邊創業邊選擇賽道
貝瑞基因董事長高揚是國內基因檢測技術應用方面的資深研究者。從本科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到2008年獲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博士學位,再到工作后創業,他一直浸潤在生命科學的海洋里,擁有20年的研究經驗。
在談到創業初衷時,他表示,當時由于機緣巧合,在從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過程中,看到了大量有望在臨床界、大健康領域為社會提供有價值服務的場景,因此判斷基因檢測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前夜可能會到來,所以決定創立貝瑞和康公司(貝瑞基因的前身)。
2010年,幾個合伙人湊了1000萬元,團隊就開始了自主創業之路。創業初期的貝瑞,面臨著賽道未明以及資金有限兩大難題。
一方面,僅憑著對行業前景的預判以及專業的技術,團隊在創業初期其實沒有特別多的計劃,只是想著把無創產前檢測技術(NIPT)落地,因此他們實際上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創業邊學習。
另一方面,為了讓公司生存下去,并支持NIPT的產品研發,早期的貝瑞業務是做科研方面的基因測序服務,但是這塊業務實際上僅僅只能維持公司的基本開銷,而公司因為研發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以及剛開始財務規劃不夠清晰,創業不到一年就陷入了資金緊張的窘境。
資金最緊張的時候,公司賬上的現金除去日常研發需要之外,只夠發一兩個月的工資。因此公司面臨著降低研發速度、減緩研發投入,還是堅持研發然后對外尋求資金支持的方向選擇。
高揚團隊選擇了后者。但是,2011年的資本市場,還看不到基因檢測應用方面的前景,因此貝瑞的融資之路異常艱辛,最后得到君聯資本的支持。
他經常對準備創業的朋友表示,自主創業一開始起步是困難的,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有兩點,一是賽道的選擇要比較準確,二是要有資金方面的保障。
按照高揚的推算,基因檢測行業的賽道布局至少要提前3-5年,也就是說,技術向應用轉化的研發投入時間差不多是3-5年。在這之后,如果賽道選擇正確,產業應用落地后的效果能達到預期,投資回報黃金期或可達10年。
上市并非終點
2017年,貝瑞基因在A股上市,目前市值約200億元。高揚在訪談中表示,上市對公司來說只是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它是開始,并非終點。
談到上市前后公司的變化,高揚表示,最明顯的改變是市場強調的透明化對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上市促進了公司在經營管理、戰略制定、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邁上新的臺階,這使得公司更加規范、健康地發展下去。
何謂生命科學領域的代表公司?在高揚設想的公司未來藍圖里,如果能利用基因測序工具,在遺傳疾病、腫瘤等相對比較大的領域里面,方便、清晰地解決一些實際上的問題,就可以稱得上是全球范圍內的代表公司。
比如在腫瘤領域,如果能做到對主要幾類腫瘤的早篩早診、晚期伴隨診斷、復發監測等,這樣的公司就是高揚認為的行業代表公司。而這就成為了貝瑞基因的賽道選擇方向——挑選未來10年、20年急需解決的問題,目標是落地幾個主要的大品種,涵蓋腫瘤的篩查及診斷等過程,并且技術上能得到明顯改善。
并非所有技術都可以轉化成功
作為較早研發并成功在臨床推廣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NIPT)的公司,隨著渠道的不斷拓展和技術的持續創新,形成了貝瑞基因獨特的先發優勢,進一步降低成本,日漸展示出規模效應。
在直播活動中,高揚在總結成功經驗時表示,NIPT之所以能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檢測技術持續改善,新一代的技術相比上一代的檢測靈敏度更好;二是在臨床應用方面得到醫療機構及專家的一致認可;三是從衛生經濟學角度來看,它在出生缺陷防治方面為社會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高揚認為,任何基因測序品種只要是能夠滿足上述這三個條件,都會在社會上取得比較快速的大規模應用,也會為公司帶來比較好的商業回報。
必須注意的是,基因測序相關的產品在臨床實踐中都得有自己的定位,在將技術進行轉化時,必須放到具體的醫療場景中,必須滿足疾病在固定時期的要求,明確篩查的目的是診斷,診斷目的是為了治療。
因此在高揚看來,基因測序方面的技術,如果能得到專家以及醫療場景的認可,同時又對社會來說具有非常好的衛生經濟學效應,那么轉化的應用最后都會得到快速的發展。貝瑞基因是一家致力于實現基因測序技術向臨床應用全面轉化的企業。但事實上,并非所有的基因測序技術都能轉化成功。
在技術進行轉化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挑戰,比如資本市場的挑戰,大家會質疑這個產品進入市場以后,是否能做到每年百萬級的檢測、性價比是否能在臨床上得到認可等等,因此要求在開始研發之前算算經濟賬,進行可行性評估;比如研發失敗的挑戰,因為并不是說所有品種都會研發成功,因此需要在研發過程中看到一些苗頭的時候及時終止,對公司來說需要有承擔研發失敗的能力;比如產品應用到具體的場景上的效果,不同級別的醫院、不同領域的專家觀點會不一樣,因此需要跟臨床界做大量的合作,爭取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比如產品的定價問題,如果產品的成本過高,未來進入臨床應用的挑戰是比較大的。
高揚認為,任何的新品種都不可避免地在轉化過程中受到種種的挑戰和質疑,因此技術真正要往臨床領域轉化的時候,都需要時間進行數據上的積累。一旦積累到位,就會形成臨床專家的共識,從而推進新品種臨床轉化的速度。
比如目前已經轉化了近十年的NIPT,最早也并不是已進入市場就廣泛地散開,其實也是經過了一兩年的時間判斷,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把最終數據跟監管層面進行溝通,最終才更有利于產品的快速發展。
基因測序行業目前還處于相對早期的位置,高揚表示,目前能真正在社會上落地的品種數量比較局限,已經落地的應用大概10多種。但是它可以解決的問題非常多,每一個能解決問題的產品落地對醫療界來說都是根本性的改變。
研發策略是聚焦
目前市場上的基因檢測產品主要有兩大類,消費級以及臨床級。貝瑞基因反復強調的是臨床方面的基因檢測。高揚對貝瑞基因產品的定位是,能夠為社會提供一些性價比合適、覆蓋面相對比較廣、每年檢測人數能夠超過百萬的基因檢測方面的服務。
對于消費級和臨床級的基因檢測產品的區別,高揚認為,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或者提供報告的過程中遵循一些基本原則。比如一個篩查的基因檢測品種,就應該提供一個后續的相對明確的診斷解決方案;如果是一個診斷的品種,就應該提供后續的治療方案;如果是消費品種,就應該提供一些能夠真正改善健康的健康管理方案。也就是說,基因檢測不僅僅是為了檢測而檢測,檢測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一些健康和疾病的問題。
在談到貝瑞基因與其他基因檢測公司不同之處時,高揚表示,貝瑞基因的特點是專注,一直專注在遺傳和腫瘤領域做技術轉化。
高揚認為,基因檢測行業的產品生命周期比較長,產品一旦落地大概會有10年的生命周期,因此在選擇領域的時候相對來說會比較謹慎一些,一旦選定這個領域,就不會輕易改變。他的研發策略是長時間在某一領域扎根,希望進入某個領域后能把這個領域的問題都解決,只有這個產品真正在社會上落地的時候,才會騰出手來去往別的領域擴展。過去10年,貝瑞基因在遺傳領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高揚判斷,未來的5~10年當中,遺傳領域可能會有一個超預期的爆發式增長。
“因此我們在遺傳主線上,還是希望能在出生缺陷這個品種之上,往其他的臨床專科方面進行大量的探索、嘗試。從目前我們的研發數據和早期的臨床數據等診斷報告來看,這個領域的發展是非常快的,每年的增速基本上是一倍到兩倍以上。”高揚透露,公司目前在積極做關于心血管、癲癇等方面的臨床應用產品。
“今年可能是腫瘤篩查爆發的元年”
在談到國內的基因測序產業的時候,高揚多次用到了“自豪”這個詞。他表示,中國的基因測序產業在世界上屬于前列,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貝瑞基因以及國內相關同行們的愿景,就是在未來的時間里保持前列的同時,繼續取得突破。實際上,國內基因測序公司在世界上的排名都是比較領先的,“走出去”的機會比較大。貝瑞基因也在做這方面的努力和布局。
關于基因檢測的下個風口,高揚判斷,今年可能就是腫瘤基因檢測領域爆發的元年。他解釋道,近兩年境內外會有幾家研究做得比較深入的公司會陸續進入資本市場,雖然每家公司的管線品種和研發邏輯不是很一樣,但是對于賽道來說,它們都是聚焦在腫瘤的早篩和早診領域。
而關于腫瘤領域,貝瑞基因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進入這個領域,并且在三年前,公司就已經決定把重要的研發資源投入到腫瘤的早篩和早診方面。高揚透露,目前貝瑞基因在肝癌方面的研究,已經進入到研發的尾聲了,“從今年第四季度到往后的三到五年,大家或許可以看到一些跟肝癌相關的產品陸陸續續進入臨床服務。”